2016年02月24日 张天任谈供给侧改革: 天能三管齐下“补短板”

中国工业制造业如何通过有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再次出发,已经成为事关中国经济大局的核心命题。

“如果说去库存,降成本是政府部门通过宏观调控、简政放权可以实现的目标,那么对于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以‘补短板’的思维,来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实现有效供给。”中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

日前在公司年会上,面对台下几千位参会的员工,张天任说,天能集团在2015年取得了喜人业绩,但必须居安思危,找自身短板,“只有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天能集团是这样,对中国制造业来讲,也是这样。”

天能集团“补短板”的举措,作为中国工业企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典型样本,将为更多的中国工业企业再次出发提供借鉴价值。

做强锂电,完善主业短板

“锂电业务是天能集团在板块结构上的短板。”张天任表示,“2016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借国家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势’,加大对锂电的投入力度,做大规模,做强实力。”

快速发展锂电池,是天能集团“一稳三快”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去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已经迎来快速发展期。由于全年的财报尚未披露,但天能集团的上市公司天能动力去年中报显示, 2015年前6个月,锂电板块营收同比大增120.6%。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全年的增幅应该更为乐观。

张天任认为,目前锂电板块在公司总营收的比重较小,需要加力发展,提升锂电业务比重。“与国际一流企业对标,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

为此,天能集团计划在增资的同时,将锂电池板块分拆单独上市。据天能动力(00819-HK)1月28日发布的公告,天能锂电定向增发认购工作已经完成,募集资金1.14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锂电池的研发和扩产。

天能锂电分拆上市已经获得了港交所的分拆批准,预计今年将登陆内地。此外,天能集团现有1.25GWH锂电产能,2016年天能将会扩充锂电产能至2.25GWH。

2016年天能有两大锂电研发目标,一是研发高安全性,高比能量,低成本的圆柱形和方形动力电芯;二是继续深入PACK技术和BMS管理系统的研发,研发新型的PACK组合方式。


全球引智,增强创新实力
 
张天任始终认为,技术创新,是一家企业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而企业保持研发创新能力,最关键的就是人才。天能集团自创始起便重视人才引进,而面对当前供给侧改革形势所需,研发人才就显得更加重要。

“创新研发从来都是天能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也决不允许成为短板所在,得到了尖端人才,就能够牢牢站住行业的制高点。”张天任说,天能将在研发方面加大力度,瞄准前沿,全球引智,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力争取得更多研发成果。

通过全球引智,天能集团拥有了高水准的科研专家团队,目前共拥有院士顾问4名,行业知名教授博士专家顾问32名,海内外引进领军型高层次技术人才共9名,其中获得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名,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

在研发资金支持上,天能集团坚持每年的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历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达10亿元以上。这些措施有力的保障了天能集团在新能源产业上不断持续稳步快速发展。

创业创客,挖掘管理潜力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天能集团发展到今天,必须要激发内部活力,从内部管理上要效益。公司成为创业平台,每位员工都是创客。”

曾有专家指出,一些工业企业陷入产能严重过剩、成本居高不下、亏损触目惊心的泥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企业机制陈腐,人浮于事且盲目扩张,成为了所谓“僵尸企业”。

在激发企业活力的问题上,张天任从中国农村改革中吸取了企业管理智慧。2014年,在张天任的力主下,天能集团内部试点“自主经营体”,2015年这一模式已在天能各基地全面铺开。

所谓的“自主经营体”,就是以各基地为核心,实施总利润战略,各生产单元年初缴纳绩效保证金,到年末时,根据绩效进行考核,绩效越高,分的钱越多。

在这一颇具“包产到户”意味模式的激励下,天能集团各基地想尽办法挖潜力,降成本,提效率,促升级。2015年,在电池价格总体下降的情况下,天能集团利润反而增长。为此,张天任在天能年终表彰大会上“一掷千金”,给各基地发放了数千万元的“大红包”。



返回